熊燕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省“思政新秀”、贵州省技术能手,入职14年坚守教育一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潜心育人强师德,积极投身职业本科建设等专项工作。
教学管理中,承担四门思政课教学,组织本科班级“模拟法庭”活动,探索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贵州省高校思政课“金课”、优秀教学团队及廉洁教育优秀教学案例等成果。个人获贵州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三等奖,指导学生获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2项。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1项,省级课题立项3项,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立项2项,以扎实行动践行思政教师的使命担当。

武雪伟,水运与航空学院讲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贵州省青年岗位能手、贵州省技术能手,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优秀个人”。
深耕职业教育一线10年,在省、校教学能力比赛中屡获佳绩,指导学生竞赛成果显著。带领学生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斩获第一名,个人荣获2024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深度参与省教学成果奖申报并获省级一等奖。
积极投身骨干专业、教学团队、黔匠工坊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学校职业本科建设等工作。参与校级课题3项,主持及参与厅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
担任兼职辅导员期间,他用心引导学生,深受学生喜爱,是教育教学与育人管理的多面手。

张克声,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贵州交通科技英才称号获得者,贵州山区高速公路智慧运维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2项,参与6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主持2项;参与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SCI论文21篇,EI论文5篇,北大核心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参与汽车服务工程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本科专业的相关申报工作,指导学生参赛获省级奖项2项。
他以深厚科研积淀赋能专业发展、以创新成果培育时代新人,在山区智慧交通领域深耕细作,是科研与教学双轮驱动的优秀教师标杆。

杨阳,路桥工程学院教师,深耕教育教学四载,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以学生为本,甘做成长引路人。
承担《路基路面养护技术》等多门课程,精心指导毕业生实习与论文,注重学情分析与教法创新,广受学生好评。课余积极指导竞赛,带领学生斩获“挑战杯”国赛铜奖、省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在国际“互联网+”等赛事中也成绩斐然。
深度参与职业本科建设等重大工作,并积极参与教研与培训,在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大赛中荣获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内选拔赛一等奖、总决赛铜奖。
科研方面,参与3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助力省级“金课”、校级慕课建设,发表2篇论文,以扎实行动践行教育使命。

严倩,路桥工程学院讲师,始终扎根教学一线,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自我提升中持续深耕。
承担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训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全力提升学生安全专业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积极参与2025年贵州省“技能贵州”行动计划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注重将行业新技术、新标准融入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前瞻性。
2023 - 2024年接连斩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一等奖;荣获第二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职教工科组一等奖;2025年再获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孙海,艺术与旅游学院讲师,目前在贵州省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支教。
积极投身教学与学生竞赛,指导学生在2025年全省大学生“以美润心·和声致远”歌唱比赛中斩获专科通俗组二等奖,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组织参加贵州省职业学校师生“职教杯”合唱比赛,一举揽获省级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带领团队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职工合唱比赛中摘得桂冠。
参与的“银龄智库四等同”银龄师资建设创新实践获2024年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个案例分别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百选案例;参与的统战理论研究课题获省级创新成果奖。

杨鹏,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西部山区智能交通)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参与者,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深耕不辍,是兼具教学科研能力与育人实效的优秀教师典范。
牵头完成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本科专业申报并获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发表论文5篇,主编及参编教材5本,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4项。
